手机WAP版   设为首页   下载客户端
账号: 密码: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起始地:目的地:
对南宁快环高峰期禁行货车看法!

致南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交通局、发展改革委等政府职能部门:

  据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闻通报会了解,427日起,高峰时段禁止货车在快速环路(简称快环)上通行。为了保证快环的通行效率,交警部门对单向3个车道分别设置了最低限速,并且最左侧车道为小型客车专用道。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能很好执行,快速环路上还设置20处交通监控技术设备,24小时拍摄违法车辆。

 

  关键词一:高峰时段

 

  问:具体是什么时段货车不能上快环?

 

  答:早晚上下班时段禁止货车在快环通行。即每日上午7时至8时和下午530分至晚730分,禁止牵引车、轮式自行机械车和轻型以上货运车辆(含轻型货运车辆)在城市快速环路行驶及停泊,该时段内需要通过快速环路进行物流运输的货车,可通过其他道路绕行或者在快速环路附近的大型停车场停车等候。另外,禁止过境营运客车、货车在城市快速环路及环路以内道路行驶,途经本市的营运客车、货车在绕城高速公路及其以外道路行驶过境。

 

  轻型货运车辆是指,车辆的总长不超过6米,总质量(自重+载重)不超过4.5吨的货车。

 

  关键词二:停在哪里?

 

  问:限行时段货车停哪里?

 

  答:交警部门此前已经对快环附近的停车场进行统计,目前已经了解到的有23个大型停车场,大约3000个停车位。这些停车场的位置,将在427日此项规定实施前向社会公布。交警部门将引导受限制车辆,根据需要选择快速环路附近的大型停车场停泊等候,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减少其受影响程度。

 

  交警部门考虑到该措施势必对相当一部分货车以及外地途经本市的过境客车造成影响,所以,自措施422日公布起一个月内,为此项管理规定执法宣传月,对不知晓管理规定而违法的车辆,以口头警告教育为主。实施一个月后,就将严格执行本管理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车辆及其驾驶人,由交警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同时照章记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三:分道限速

 

  问:分道限速的具体数值是多少?

 

  答:严格实行快慢交通分离组织,不同速度的车辆各行其道。快速环路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车道为小型客车专用道,只允许小型客车通行,其他车种不得使用。严格行车速度控制管理,要求中央分隔带从左至右,第一车道的行车速度范围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为80km/h;第二车道的行车速度范围为最低限速为50km/h、最高限速为80km/h;第三车道的行车速度范围为最低限速为40km/h、最高限速为80km/h。这样的规定,既要求机动车辆不得超速行驶,又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运行效率。 

 

  关键词四:进出通道

 

  问:一些车辆不辨进出口怎么办?

 

  答:从出口进、从入口出,一些车辆进出辅路不按规定通行,人为制造冲突点,这大大影响了通行效率。所以新规定里,进出快速路主路的车辆行驶方向分离,避免冲突,简化交织。汽车进、出主路或辅路时,禁止违反设定的进、出通道方向通行;同时禁止摩托车和非机动车进入主路行驶。禁止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畜力车在快速环路各车道行驶。

 

  违反禁令标志行驶的,交警部门将会处以罚款150元、扣3分。

 

  关键词五:办通行证

 

  问:进入市区的货车如何办证?

 

  答:以前,外来车辆要进入市区,首先要去办区域通行证,然后才能把车开进来。5月份,交警部门将开通网上区域通行证办理系统,需要进入市区的货运车辆可以通过互联网申办。交警部门网上受理审批后,货车车主可以自行下载打印出来,省去了来回跑路的麻烦。

 

  关键词六:电子监控

 

  问:如何确保此类措施有效实施?

 

  答:交警部门也考虑到快速环路上的车速快,不好执法,所以将加强交通监控技术设备对违反规定车辆的拍摄和取证力度。快环上将更新和设置20处交通监控技术设备,每天24小时对违法进入快环的禁行车辆进行拍照、录像。这些资料将录入交通管理车辆违法信息系统进行相关处罚管理。

 

  关键词七:法律依据

 

  问:限行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保障快环这条南宁市交通大动脉的服务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的规定,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按照快慢交通分离、削峰填谷、控密补稀的交通组织原则,经南宁市人民政府同意,拟在427日起采取该项限制管理措施

对于以上的方案出台对我们物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打击,首先目前在高油价、高人工成本下我们物流行业已经不堪重负,很多物流企业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下运营,市内很多道路已经执行了高峰期甚至全天候禁行管制,很多物流车辆已经不得不依靠快环通行来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现在突然出台这么一个快环禁行规定,无疑对我们行业是雪上加霜,作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北部湾物流集结网电脑网址www.bbwwljj.com手机网址wap.bbwwljj.com),我们得从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一禁行规定。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快环高峰期禁行货车的做法无法避免交通拥堵现象,反而造成市内交通压力更大,如果能从城市建设高度来说,这可能是治标不治本。北部湾物流集结网从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物流货车行业本质分析,认为原因如下:

1.目前南宁市的总体物流布局情况是这样的:首先很多大型商贸市场都集中在朝阳商圈,加上这些商贸企业的仓储设施都集中在北大路和北际路一带,所以很多货车都需要送货到这些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内仓库,同时南宁市虽然在快环线上布局了很多物流园区和停车场网络,由于没有行业引导,很多商贸企业对物流的认知及利用明显不足,所以造成很多物流公司要到市内商贸市场进行设点经营,给市内交通压力带来承重交通负担不说,从一定程度上来增加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2.仓储设施放在市中心虽然方便一些商贸企业日常运营,但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却不那么方便,因为目前物流园区都在快环之外,如果不到就近商贸城设立营业网点意味着末端服务不到位,这样会导致客户流失,甚至有些物流企业会直接在商贸集中地设立总部。这样会导致货车必须通行市内,在市内道路通行受管制情况下,很多货车是晚上进去,或者选择高峰期过后进市内,在高峰期来临前出来需要经过快环。有时正好赶到快环时碰到车流高峰。如果晚了又要等到天黑,这样对司机行车效率会有很大影响。

3.物流信息发展滞后导致很多车辆空驶,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广西的物流信息化处在一个启蒙阶段,物流企业信息投入和物流从业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程度非常有限,更别说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城际之间物流信息共享了。由于信息发展滞后,导致很多车辆空驶或者处于半闲置的状态,进而形成很多货车空驶在快环上,因为司机送货到一地后又要及时返回其熟悉的目的地,方便配货。

北部湾物流集结网对解决之道的看法:

1.提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由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商贸企业与物流业参与,从政策上、硬件上、宣传上达成产业链发展共识。让更多的商贸企业认识到物流服务外包的好处和长远利益,抛弃自我发展的思想观念,打造商贸与物流企业共赢的经营模式思路。

2.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行业中坚力量参与承接商贸企业的所有物流供应链管理,包括仓储、配送、分拣、包装、深加工等综合性物流增值服务,对物流园区主体功能进行有效改造,指其配备仓储所有功能。引导行业物流入园经营。

3.由政府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商贸与物流企业参与,政府引导建设行业发展基金,用于行业信息化发展,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产业链资源进行共享,比如由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全行业的信息化软件系统,给相关会员企业有偿使用,在商贸企业方面进行ERP系统资源对接,商贸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对相关物流企业接口下单、查询等。以信息化带动行业联动发展,共同降低社会物流总体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促进行业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在目前高油价、高人工成本及高过路费等综合因素下,货车任何一项新的管制措施都会刺激物流企业的神经,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影响社会的发展、作为行业性公共信息平台,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行业心声反馈上去,把我们的解决方案表达出来,恳请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建议能从产业高度去对待一个文件的出台,应多部门联合起来研究后再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从行业发展本质去解决货车通行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北部湾物流集结网

                                               20105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1076/1121页] [共1121条记录] 转到第
友情链接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