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汽车后市场硬件再牛,没有系统的服务都是无法落地。
中国卡车目前拥有量5000万辆,随着新能源货车加速研发,未来的卡车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很多人盯住这个市场,特别是以车联网为概念的企业层出不穷,有以GPS切入的,在GPS增值服务领域进行深度开发,有单纯的卖货车周边设备的,比如电子狗、导航、行车记录仪等,但是这些目前看来都还无法实现有效的车联网硬件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一款设备+软件来实现车辆网呢?相信这个问题思考并付出实践的人目前我们看到的前赴后继居多,在这里小编就不一一列举,免得得罪同行朋友。 分析以前的失败教训,我们知道要做成车联网除了硬件有融通行业应用外,交互等各方面数据也要实现联网同步才有可能做成,但是行业内基本没有标准化的接口存在,或者有也是各自为政,很难进行数据对接,更有牛逼者依托厂商前装来布局,但是这样也只能跟某个品牌厂商合作,别的厂家前装看见你跟他对手做前装了也不愿意参与进来。这就是中国车联网难以突围的痛点。 不过在物流车行业,我们看到很多GPS企业一直在这个市场深耕,后面基本都被手机定位在互联网崛起时占领市场先机。原因很简单,手机物流平台可以实现对物流人的位置管控,通过管理人来实现货物信息的前置传递。让很多硬件方无奈转型甚至推出市场。 在物流硬件领域,我们看到了GPS单纯的应用无法实现对货车完整的管控,因为货车大多数都属于私人老板所有,对他的管控没有比货源推送更有价值。所以任何硬件除非是政府强制性安装,否则想进入货车司机推广是难上难的。 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实现货车有效联网呢?我们认为硬件+服务是必须的,而服务必须要载体来实现,否则服务就体现不出来。北部湾物流集结网经过历时几年的艰苦创业,也接触过国内很多主流硬件厂商,我们发现很多货车司机对车辆超载的需求普遍存在,因为中国的称重技术还停留在几个世纪前的,即通过传统地镑来实现过路称重,高速公路收费站由于场地限制,地镑称重准确性也很难说(小编曾跟一些车主闲聊过如何调磅技巧)。而且地镑分布不均,车主为了称重跑几十公里才能过地镑,另外地镑收费也是一笔开支,所以很多车主基本靠目前和经验来实现心理估算。如果我们光凭借这个需求就要求车主安装整套自动感知设备,车主觉得没有太多实际价值存在,尽管我们还围绕车辆的安全驾驶预警等周边服务提供,但是车主对硬件态度依然冷漠。理由是可有可无。 在进过一番市场分析,我们团队开始换位思考,也跟很多行业大咖进行探讨,我们发现,如果单纯推广硬件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引入服务让车主感觉到价值存在,让他们在安装硬件后实现或者有效联网,同时依托平台优势进行增值服务体现。于是我们在车主安装了硬件后把他们的车辆信息接入平台运力池,同时利用平台技术架构对车辆位置信息和载重情况进行共享,当车辆称重动态为车辆毛重时,车辆动态显示为(空车),平台上的货主可以根据运力池中的车辆动态进行货源信息推送或者联系配货信息,让司机有效减少空载率,增加车辆收益,同时我们在车载功能上开发出语音交互,让司机行车时可以获得平台更多增值服务。在货车后市场服务领域,我们跟国内最大的金融保理公司展开业务推广合作,实现了车主过高速、加油、运费垫付等后付费,减少物流企业或者车主资金运营压力。目前的服务得到广大车主以及物流公司欢迎。让北部湾物流集结网实现了硬件+服务切入车货匹配市场增加了更多筹码。 |
友情链接 |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