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广西物流企业谁最有资格申请无车承运人
最近国家交通部出台了《无车承运人试点方案》,得到了各省物流相关企业的踊跃参与,不外乎就是想取得开具增税发票资格。所谓的无车承运人大家都只是奔着政策红利去试点。可以预见,这样由政府主导的无车承运人必然会象上次交通部主导的各省物流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一样无法顺利实施。 在去年交通部主导全国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调研中,我就很明确的指出各省平台数据对接和数据共享交换中的存在诸多难点,不料后面根本没有办法实施。想必现在的无车承运人一样,获得试点的企业全国也才10家。这些企业大部分是物流平台,也是这些年很多没有物流实际运营经验的所谓跨界人士。从互联网行业转行到物流平台,其实只是迎合了资本对物流关注的风口去创业的人。资本投资热度过后基本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见到国家政策红利积极响应罢了。期盼获得开票资格从而更好的发展中介平台作用。从而吸引资本多轮投资支持。 为什么说无车承运人在中国实施很困难呢?原因无外乎,中国物流信息化没有统一的对接标准,首先是GPS定位的数据连接问题,各省都由运管主导来开发运营GPS监控平台,这种没有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很受车主排斥,除非年检阶段,平台在线率都不高。其次是目前全国GPS安装使用率很低,这些数据都是一些监控平台和道路运输部门把控。很难跟各省进行数据共享对接。 目前各物流平台使用的GPS数据都是通过手机LBS技术定位实现,这种只是辅助定位工具,只能定位到手机所在位置,跟车辆及货物位置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说,为什么现在这些物流平台获得数亿美元的投资,架设GPS货车定位不是很简单吗?其实技术实现没有任何问题,前提是这些成本谁来承担?后期的维护和市场风险如何消化?主要还是政府部门对这块没有明确主导实施单位,没有建立统一的接入标准和实施办法。另外在硬件开发上没有更针对性的投入。本平台针对国内上20家主流GPS厂商做过接触交流,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GPS企业能对无车承运人系统平台做出可行性的研发方案。目前比较用心的G7运力平台也一直在研发这样的技术应用来实现及野心,但是经过几轮的产品试用,目前感觉他们研究技术方案还是根据各物流公司的实际业务需求定制开发,很难满足全国5000万辆货车的实际应用需求。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目前很多人把北美的罗宾逊应用于中国,其实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我们的国情就是很难实施,除非企业能象美国一样有这样的政策来完成。只扶持一家平台来参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统一的监控和硬件标准,中国任何事情都是遍地开花,政府职能整个政策,把围栏围起来,然后发放牌照,到后面让10-20家来参与市场竞争,最后谁都做不好。这是我们国情决定的,这就是中国物流企业目前的现状。 当然我们不主张垄断经营,但是我们在信息化进程中主张信息的标准化,只有信息的标准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无车承运人目前只有符合以下标准才能更好的实施: 1.硬件的对接标准化实施 2.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实施 3.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实施 反观我们广西目前的物流现状,货主抱怨运价高昂,车主抱怨没有利润,物流抱怨各种成本都在涨,就是运价不涨。今年是广西物流企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优胜劣汰最关键的一年。广西物流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困难?我认为政府应该倡导成立东盟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对物流实施进行统一规范化规划和实施。同时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多扶持一些已经有一定运营基础的单位,让他们来迎合国家承运人试点方面来规划实施。从而降低广西社会物流总体成本,为广西经济发展助力。
|
友情链接 |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