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WAP版   设为首页   下载客户端
账号: 密码: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起始地:目的地:
盘点物流公司的“赚钱利器”之---传化物流

传化物流的赚钱利器——首创“公路港物流模式”

  传化首创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即把众多依托公路运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聚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一个包括“基础性的物流设施”、“信息交易服务”和“商务配套服务”的平台,就像一个公路网络上的港口。

2003年,传化首创“公路港物流模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物流模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黎明曾评价说,这一模式对中国传统物流模式是一次颠覆式变革,宣告了一个新物流时代的到来。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谈及其“盈利模式”时,却用“说来惭愧”来形容目前的情况。

   直到今天,在物流业,传化仍是一个传奇。不过,六年过去了,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跟记者谈及其“盈利模式”时,却用“说来惭愧”来形容目前的情况。他说,传化这种物流平台需要形成网络化后,才能发挥其真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目前传化的连锁复制战略才刚刚起步———5月20日,成都传化物流基地正式开业,这是传化第三个连锁物流基地,前两个是浙江和苏州物流基地。

   然而,这位精明的浙江商人,要做的不是一个仅靠“物业租金”盈利的物流基地,而是要把它转变成一个信息平台,进而收取信息费和其他服务费用。

   徐冠巨说:“我们要为物流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在这里汇集人气,进而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这看上去更像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做法。

   “物业租赁收入,永远会亏本”

   在成都传化物流基地的交易大厅,有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里面有成百上千条滚动的货运信息———多少货物,要运往哪里,公司的联系方式等等。比如,一位重庆运货来的司机在交易大厅记下电话号码并一一询问后,就可拉着满满一车货物返回重庆。

   而以往,这些外地司机卸下运到当地的货物,时常得空车返回。现在,司机在传化物流基地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运货信息,多了一笔返回的运费生意。而此时,扎营在物流基地的某物流企业账单上,也多出了一笔成功“匹配”司机和货源的生意。

   在传化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出现之前,各物流企业门口都设一块小黑板,有货运需求,就会写在黑板上,如果司机要寻找货运信息,就要跑到各个物流企业门口看小黑板的信息。而现在在成都传化物流基地,每家入驻的物流公司门旁都安装了液晶显示器,接到的货源信息,门前的液晶显示器会马上显示,与此同时交易大厅里的大屏幕也会同步显示。货车司机只要在交易大厅看到有适合自己的生意,就可直接跟入驻在信息交易大楼里的物流公司联系,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找生意奔波于各个货运场站之间。

   这就是传化首创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即把众多依托公路运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聚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一个包括“基础性的物流设施”、“信息交易服务”和“商务配套服务”的平台,就像一个公路网络上的港口。

   在成都传化物流基地,记者看到有很多中小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这里租用办公室,并寻找合适的运输车队,通过全国的公路系统,将客户的货物运往目的地。

   表面看来,“租金收入”将会构成成都传化物流基地的主要收入,但传化物流的总裁姚文通却告诉记者:“单靠物业租赁收入,永远会亏本。成都传化物流基地的收入,大概只有30%-40%来自于物业租金。”传化物流希望更多地通过“公路港物流模式”,提供信息化服务获益。

   据悉,第一个成功运营的浙江传化物流基地,6年来运用这种新型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其入驻的一些物流公司,由当初1年才几万、几十万元的交易额,发展到如今几千万元的业务规模。

   而据媒体报道,这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花费了800多万元,基地平稳运营后,每天可以发布12000条信息。姚文通表示,这只是个开始,以后传化全国的连锁复制基地的系统都将联网,到时信息整合与协调运作能力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保姆式”的平台

   在打造电子信息平台的同时,传化集团还做了更多。“物流企业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交给我们处理。”徐冠巨说。

   目前,成都基地拥有5000个停车位,并且预计运营的前三年将整合50万辆社会车辆。同时,这里可以入驻1500多家企业,解决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容纳每天4万-5万人的人口流动。

   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仅仅提供场地和货运信息是不够的。由于其客户主要是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为了简化它们入驻的流程,传化还利用平台资源,帮各物流企业统一缴税、申办各种手续,提供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这些事情,如果让各物流企业自己去跑,不但要浪费很多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效率也会低很多。

   此外,这里还为物流公司和司机配备了宾馆、餐厅、便利店,甚至还有银行、派出所等设施。这些设施几乎能够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整个基地俨然是一个配套完善的小型生活社区。

   传化物流的这种借鉴互联网思维的做法,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最终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它的发展需要具备三个要素:首先,企业要跟当地的制造业联系非常紧密;其次,需要地方政府支持;第三,企业本身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其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物流基地本身的利润率并不高,不过因为基数大,其持续发展的前景比较好。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608/1121页] [共1121条记录] 转到第
友情链接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