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浅析航空货运企业转型突围之路径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运输市场格局变化之影响,近年来航空货运市场持续低迷效益低下,竞争同质化、行业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比客运业务的持续“高高在上”,亦倒逼相关航空货运企业在身陷困窘之时力谋“突围”。国内航空货运企业究竟应不应该“转型”?应该如何“转型”和“突围”?遂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甚至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在此不予赘述。对此笔者结合目前航空货运企业现存的一些短板问题及市场中代表性物流、快递企业的发展动向等分析,就如何实现“突围”这一目标进行思考。
一、航空货运企业存在短板 一是终端客户资源稀少。航空货运企业现仍以代理人供货方式为主,且代理人供货量的“二八现象”普遍存在,大代理占据了主要的份额,而直接客户稀少。由此向地面运输、物流和快递业务价值链延伸时,必然遇到其客户影响力弱的瓶颈,而市场终端客户的培育势必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 二、相关物流企业的发展动向分析 从境外企业来看: 从国内企业来看: 国货航与南航货运在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上,与东航货运并无本质区别,同样存在上文所述的那些短板问题。受制于传统航空货运的弊端,两家在业务转型拓展方面均已有所考虑,但也不尽相同。 国货航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提出提供中国往返全球的综合运输解决方案,但目前似乎进展并不明显。南航货运已分别与圆通速递及顺丰速递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此作为涉入航空快件运输市场的先期布局,但此类合作对于弥补前文所述的短板问题并无实质性帮助。南航货运并非独立法人实体,或许利润并非其关注的核心,运输收入及载运率才是其主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在价格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舱位填满,可能是其开展此类合作的主要动因。海航集团旗下现在各个模块已经完备,但其货运战略一直在调整,此前主要以航运为主,现在又出售了天天快递的股份,似有收缩意图,其战略现在尚不清晰。 顺丰速递已具有广泛的中高端客户群和地面业务资源,并已开始实施向电子商务及零售超市业务的战略拓展规划。同时随着其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成立了顺丰航空以弥补其航空运输的短板,由此其一条龙的商业业态初具雏形。顺丰具有国内快递运营的完全优势,但境外的航空和地面运输网络仍是其现实的软肋,将制约其国际业务的发展。 此外一些其他企业,如圆通速递也效仿顺丰的模式,开始其加盟转直营和自建机队发展航空运输的模式;德邦物流,是国内运输物流巨头之一,其国内地面运输方面实力较强,近期已获得快递业务牌照,将加入快递市场竞争;国内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京东商城最近也获得了快递业务资质,将在自建物流体系满足自身配送需要的基础上,向第三方客户提供其物流服务。 三、航空货运企业转型突围路径浅析 基于前文所述航空货运企业存在的短板,囿于较为薄弱的物流、快递业务基础,在加强自身业务建设的同时,开展对外合作、借力发展将不失为一条赢得时机、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与国际快递企业合作分析 UPS与Fedex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在中国市场一直以合资、收购方式运营,目前两家已获经营国内快递业务资质,将不可避免对国内快递和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与国内快递企业合作分析 顺丰速递在拥有国内强大快递业务和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已开始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目前正在向电子商务、零售网点及航空运输方向拓展。而国际市场递运网络铺设、国内航空运力无法高效匹配自身快递业务需求,是顺丰速递目前亟待弥补的软肋。 对此顺丰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与国内航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的迫切意愿。按其公开表述,顺丰希望在航空公司将部分飞机客改货后与其开展包机业务合作、及弥补短板借力航空公司的海外运输网络拓展国际业务,这两方面也是其主要合作诉求。 航空货运企业如与顺丰开展战略合作则:有利方面在于,借助对方货源丰富的优势,可有效提高现有航班的舱位利用率及航班收益;对方的包机和包舱需求也将提高部分飞机的日利用率和客机腹舱航班收益;双方业务资源互补性较强,在国际航线航班资源及地面网络资源方面,存在双方实现一定程度共享的可能;引进或学习对方先进的快递业务管理模式,能较快提高自身运作水平和较好的开展自身快递业务的定位及布局。 而不利方面在于,顺丰是民营企业,与航空企业合作有其自身明确的利益诉求。航空货运企业向航空快递领域进军,将在业务结构上与其存在互为竞争的关系,无论是航空运输还是快递业务客户群定位上都会有不少的重合,因此双方的合作较难深入。 由此,与顺丰开展战略合作,在航空运输业务上最具有利条件,同时在IT技术运用上也可获得一定的支持,但对于完善业务链、物流项目运作及快递业务拓展带来的利好有限,对直客营销模式也无明显支撑。 自营模式分析 以自建或收购的方式自主拥有IT系统及地面业务资源实施转型突围。其有利方面在于,可完全按既定目标自主掌控各项业务发展;可按自身需求选择业务布局、业务流程设计及业务拓展进程安排等,灵活性较大;自主实施战略步骤,可适时掌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进程,避免盲目投入造成的损失;可拥有自己的直接客户及自主掌控的物流、快递品牌。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跨界”运营,无论对电商、快递、物流商还是航企都具有不小的诱惑动力,这些企业都在不断向着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集成商角色挺近。而发展航空物流及航空快递业务,似乎也是传统航空货运企业转型突围的不二选择,对此暂且不论其合理性及可行性的争论,航空货运企业要向这一方向发展,如前文所述目前还存在较大的资源短缺。 |
友情链接 |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