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香港车辆管理经验可供借鉴
据《南方都市报》7月12日报道,香港运输署提供的数据显示,香港从2001年到2010年底的10年间,新增8.2万辆领牌车辆,这些新增机动车绝大部分属于私家车,特区政府至今没有对私家车上牌进行过任何限制。与此同时,2001年香港领牌政府车辆总数为7127辆(包括摩托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2010年底,政府领牌车辆总数为6315辆,10年间特区政府车辆减少了812辆。 众所周知,香港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对私家车上牌不加限制,如何能够保证道路畅通呢?原来,在香港养一辆私家车,汽车首次登记税非常高(一辆售价30万港元的私家车,“汽车首次登记税”可达17万港元),然后还有牌照登记费(按气缸容量每年缴纳数千至上万港元)、停车费、燃油费、路桥隧道费,每一项都是大笔开销,所以说在香港买车容易养车难,使得港人一般不动买车的念头。 严格限制公务用车,而通过税收、使用费等手段控制私家车数量,笔者以为,香港的车辆管理经验,值得很多内地城市学习。 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先私后公,体现了权利优先的原则。目前中国约有350万辆公务用车,政府汽车采购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根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做到公务车辆数不增反降呢?二是采取政策调控,但保证了最基本的权利不受伤害。相比于单纯的限购的方法,这种手段更加柔性、人性化。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用以满足出行的需求。只有解决了交通的“出口”问题,购车的“入口”才会得到控制。 对照内地一些城市车辆总数的疯涨,香港的车辆管理确实创造了一个“神话”。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交通条件、经济能力、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的水平也有差距,很多做法并不能照抄照搬,但其责任思维却可以复制。一方面,政府必须首先作出表率和牺牲,严格控制自身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民众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应通过政策引导,来达到管控效果。 |
友情链接 |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