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好!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您可以在这里搜索您想要查询的内容
|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退居二线还是虚晃一枪?刘强东的股权术:京东数科“易主”
12月17日,京东金融工商信息进行了股权结构、企业名称以及注册资本等一系列变更。
这距离京东金融品牌正式升级为京东数科,仅仅过去一个月。
具体来看,工商信息显示,企业名称由“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5.7亿元变更为30.6亿元。股权结构上,京东集团CEO兼董事长刘强东的股权从16.67%变更为14.02%。变更后,宿迁东泰锦荣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16.13%的股权成为京东数字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刘强东位列第二,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持股6.69%。
(来源:企查查)
在股权变更前,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东中,刘强东为第一大股东,占比16.67%;宿迁东泰锦荣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比15.12%,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持股7.95%,A轮及A+轮投资人股权合计占比53.05%。
那么,股权的变更是否意味着刘强东就此退居二线?
实则不然。
(来源:企查查,万联网整理)
根据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宿迁东泰锦荣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为宿迁大荣恒元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为53.21% ,刘强东助理张雱在宿迁东泰锦荣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持股比例为22.89%,旗下关联公司为407家,多为京东旗下公司;继续往下查询,宿迁大荣恒元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为刘强东,持股比例为100%。也就是说,尽管京东数科的股权发生了较大变动,但实际上,刘强东仍是京东数科的实际控制人。
如此大费周章,结果只是“虚晃一枪”?京东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一、京东“最近比较烦”
今年11月20日,在JDD-2018京东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金融”品牌正式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京东数科旗下包含京东金融、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少东家、京东钼媒等多个独立品牌。其中,京东金融作为核心业务之一,将涵盖个人金融、企业金融、金融科技等业务。
前有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巨头强压,后有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们紧追不舍。BAT和TMD这些先行者和后来人,或有流量、或有场景、或有技术、或有资源、或有打法。
前有竞争企业马不停蹄的追逐战,后有刘强东事件影响不减、股价持续下跌,京东“最近比较烦”。
距离刘强东明尼苏达性侵案件已经过去3个多月,因案件发生地在美国,所以关于案件的信息和进展,我们仅能通过美国警方不断公开的部分信息进行了解。截止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关于美国检方是否起诉的结论,但该事件对京东造成的影响已经有目共睹。
尽管在明尼苏达性侵案件爆出后,刘强东多次缺席业内重要活动,如9月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0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尽量减少曝光,一方面这可能是出于在案件敏感期对自己的保护,另一方面,这也可以理解为对京东集团的“避嫌”保护策略,同时,京东一直通过官方渠道或高管之口表示该事件对京东的整体运营没有影响,京东的一切商业活动照常进行。但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的经营者爆出刑事案件,且该企业属于权力较为集中的、经营者拥有较大决策权的企业,无论是从商业上还是舆论上,该事件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2018年以来,京东的股价较今年初的700多亿美元市值,一下跌去了60%。而现如今,京东股价已经跌至接近2014年刚上市时的价格,当然,这不仅仅是刘强东性侵案的影响,刘强东性侵案只是加快了京东股价的下跌进程。因京东股价在上市之初估值偏高、境内外电商发展状况的限制等原因,京东股价表现并没有很亮眼的表现。
此外,万联网之前报道过(点击可阅读:刘强东风波后首发声:股价大跌,内忧外患不可小觑),11月19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第三季度净营收1048亿元,同比增长25.1%,同时,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明尼苏达性侵案件后首度公开发声,概述了京东目前的发展状况。刘强东发声后,在美上市中概股京东低开低走,开盘跌约2.6%,最终收跌8.42%,收报21.10美元,收创2016年7月8日以来新低。
综合可见,刘强东案件对京东的影响不容忽视,未来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还将带来什么影响,目前还尚不可知。
二、从To C到To B,京东是否会迎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2018年年初开始,京东金融就一直弱化“金融”,更多的凸显“科技”这一标签。
2018年4月,鲜少露面的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直言,京东金融不做“金融”,未来将发力“为金融机构服务”,即TO B服务。
2018年10月18日,京东金融五周年会议现场,陈生强一改此前“不做金融”的话语体系,并首次公开表态:更名后金融与非金融业务将互相赋能。
2018年11月20日,第二届JDD大会上,陈生强公开宣布“京东金融进行品牌升级,京东数字科技成为整个公司的母品牌,金融板块仍是京东数字科技核心板块之一。
从4月到11月,从不做“金融”到“金融”仍是核心板块之一,京东数科在做与不做“金融”之间徘徊,陈生强话语体系的频繁变化,某种意义上也显示了京东数科的迷茫与焦虑,或者说,京东的迷茫与焦虑。
再看其他竞争企业,在腾讯吹响“产业互联网”号角、百度喊出“AItoB”、阿里拥有阿里云和B2B电商等阵地的厮杀不断的战场,京东在To B领域也动作频频,近期,仅媒体公开报道的签约企业客户订单就有近10亿。
在C端红利越来越少的今天,各种目光都转移到了企业级服务上。不过,都是to B,核心都在提高企业的效率上,但落脚点却各有不同。京东这样看上去非常“toC”的公司在B端的布局思路很清晰,它并不是“另起炉灶”地去投入一些不确定的领域,更多的是结合自身在to C业务积累下来的数据、业务能力,将自身高效化的方法论产品化、解决方案化,再将其提供给其他企业,从而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率提升。
这样的模式看似门槛较低,京东却通过技术建立更深层级价值链接、资源打通,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所以,京东的2B策略,侧重的是与原有的商业逻辑的衔接,即从C端供应商品的平台,向B端企业在线采购延伸。
近期,京东刚刚完成四笔“企业业务”,交易合作对象包括中国移动、奇瑞捷豹路虎、中国三峡集团和上海华能电商公司,总金额近10亿元。核心交易内容正是京东替这四家公司做企业采购管理,包括非生产性物资和MRO类工业品在线采购。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联合中国电子报社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7)》显示,电商化采购在企业级电商市场表现活跃,其中京东企业购以48.6%的份额占据企业级电商市场首位。
京东的市场地位不言而喻。
尽管局势未明,但京东暗自“To B”的结果已初见成效,京东电商的市场地位没有太大的动摇,京东物流打造国际化的巨头物流企业的脚步也没有停歇,这些举措是否能拯救京东,迎来“阳光总在风雨后”,尚需且行且看。 |
友情链接 |
中国物流招标网锦程物流网阿里物流平台快递咨询网物博会物联云仓央视物流网物流英才网ETC后付费现代物流报货车帮物流沙龙浙江物流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万联网信息互动平台普洛斯中国海南八百里物流物流新媒体第1物流网运联传媒石磨溯源行好运网物流网 |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在线留言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会员或企业自行提供,货车车联网运力共享平台 对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0771-3118332 传真:0771-3118332 客服邮箱:yongdao2004@163.com 战略合作伙伴:大田物流 广西现代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广西石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10-2050 @ 桂ICP备2022004263号-2访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