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交通大物流实现了部省共建的基础上,做好了与部里的计划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成功地举办了中、越、新三国运输与物流发展论坛,签订了东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合作机制,各方面的工作都扎扎实实、有序地展开。特别是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概括了几句话:交换是核心、标准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综合是方向、建设是要务、创新是生命,很好地指导了平台建设。为把握规律、把握方向,广西应科学地提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工作。
“十二五”期间广西省物流发展的总目标应该是:基本建成现代物流大产业,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广西省成为东南亚物流龙头省份。
具体目标是实现“六大提升”:实现物流产业地位大提升,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730亿元,占GDP的9.1%,经济支柱地位显著增强;实现经济拉动能力大提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6.9%,经济拉动能力显著增强;实现物流枢纽功能大提升,建成20个服务于全省12个产业集聚区的配套物流园区,形成完善的物流枢纽体系,全省50%的出口集装箱、40%的大宗货物通过物流园区(“无水港”)集散,区港、产业联动更加紧密;实现物流配送服务大提升,完善农村货运场站建设,快运网络延伸到90%以上的重点乡镇,基本达到物流配送体系的城乡全覆盖;实现物流产业集约水平大提升,全省物流营收超5亿元企业达到2家,超亿元的达到5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收占全行业的30%以上;实现物流人才科技大提升,国家交通物流电子枢纽基本建成,共建网络覆盖全国,并实现国际互联,培养一批专业物流人才,物流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比重达到20%。
物流发展主要内容是构建四大平台:即共建共享平台、产业互动平台、区港一体平台、综合服务平台。
构建共建共享大平台。以部省共建为龙头带动全面共建,部省共建重点抓好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甩挂运输等试点示范项目,完善共建机制,总结共建模式及经验并推广;推进横向部门共建,开展与铁路、民航等部门的合作,深化与中物联等相关行业组织、企业的合作;延伸省市(县)共建范围,将共建领域从物流园区拓展到信息平台、物流企业、城乡物流等方面。市县运管部门要在各级共建平台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各个层次、各个类别试点示范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构建产业互动大平台。通过整合、集聚和培育等方式,促进物流园区与广西省块状经济示范区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以及电信、金融等商务服务的互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重点打造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外运集团、大田集团等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广泛拓展物流合作。各地要重点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开展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的试点项目建设。构建区港一体大平台。充分发挥钦州保税国际自由港的辐射功能,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南宁“无水港”建设,依托公路、水路、铁路和空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物流区位、信息和网络优势,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构建综合服务大平台。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不断改善物流发展环境,重点加强人才服务、搭建研发平台、完善统计体系、规范城市配送、调整运力结构、推进甩挂运输、发展农村物流。
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推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延伸服务链。
加快平台的推广力度,省内10辆车以上企业和物流园区的物流通用软件应用率达到100%;将北部湾物流集结网推广到泛北部湾经济区各省(市、区),并向铁路、水路、民航等相关行业延伸,形成泛北部湾区域物流信息交换的枢纽地位;国际上开展东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试点工作,先期在3个沿海港口之间实现物流信息互通,在此基础上向东盟延伸,打造国际上区域性的物流信息交换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