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物流集结网
栏目导航
标题 内容
新闻中心
广西未来物流信息化思考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现在北部湾经济区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网站的比例较高,但是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网站的主要功能多是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大约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大约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物流信息化的水平还很低,随着本区域开放开发,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大对本区域的投资,它们纷纷建立分销、配送网络,使其产品、服务得以打开东南亚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物流公司大举进军广西,誓在刚刚起步的广西物流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与其相比,本区域内物流服务企业虽然拥有一些先天的市场优势,但面临着产业结构和运营模式的根本性调整,体制障碍造成了工作效率较低,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处理水平落后,信息处理不规范,人工重复操作过多以及人力和资金资源的内耗和浪费等诸多问题。因此物流信息化的正确应用正日益成为广西区内众多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 

物流信息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内部整合资源和流程为目的的信息采集和交换,其主要的目标是通畅、低成本、标准化;二是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使信息化成为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工具;三是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加工、挖掘,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前面已谈到,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正在兴起,一部分有基础的企业开始关注更高层次方面的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更加宽广的市场。

广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若干家物流企业连接在一起,远程进行业内信息发布和业务数据传输;由信息平台根据物流资源统一调控,通过规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对于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即可加入广西物流信息平台,低成本地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业内信息,拓宽业务范围。因此广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利支撑。可以说使用广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北部湾物流集结网www.bbwwljj.com就是一个可满足上述需要的广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北部湾物流集结网是以北部湾经济区公路大宗货物运输为核心,相关物流为辅,桥接相关行业,具有供求信息交互、专业数据汇通、在线实务操作及行业新闻发布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区域性陆运门户商务电子平台。在这个交互的商务平台上,货主、货代、仓储、陆运、配送等企业可以随时发布相关业务信息、查询最新货源、车源、专线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主与车主互动,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这一领域补写了历史空白。

物流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IT技术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只有通过IT技术,才能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IT技术完全有能力构筑一个高效的信息平台,使物流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北部湾物流集结网由一批具有卓越的技术团队为网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

技术支持,网站已实现大功能平台的建立及应用:
1货源平台-北部湾物流集结网是北部湾经济区所有工商企业和个人查询相关业务信息的枢纽网站。货代、仓储、陆运、配送等公司企业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相关业务信息查询最新货源信息。 

2车源平台-北部湾物流集结网全力打造了一个集专线车源、停车场车辆动态信息、会员车辆GPS车辆数据为一体的数据平台。 
其中各种车辆数据的统计发布,完全动态的反应运过程中的信息,对物流园区、停车场位情况,园区、停车场的软硬件设施,货车的运力、出入园区、停车场时间等等信息进行发布,为用户提供预告性的准确数据。

3零担专线平台-收录该经济区所有零担专线信息公司并进行专线发布,当一些小宗货物要运输时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进入本平台就能实现专线信息查询并电话交易,缩短资源采购时间成本,把更多精力放在自身的主业上。

     2010年我全社会物流费用为12.38亿元,如果我国物流费用降低1%,每年将节约178亿元,因此这方面的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例如在车辆路线优化方面,统计表明,合理安排车辆线路可以帮助用户用原来60%-70%的资源(车辆、人力)完成原来的工作。因此,物流信息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

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我物流企业的现状是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在当前我区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30%递增的发展速度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加速扩大。

物流信息化能促使物流成本的减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北部湾物流集结网这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会在最短时间内,对诸如货源车源、运输资源的使用、运输路线的选择、工作计划的拟订、人员的安排、库存数量的决策、需求和成本的预测等方面给出最佳实施方案。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信息化会促使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从竞争的范围上来看。过去传统的物流活动往往是表现在仓储、运输环节上或者包装环节上等一些单独的环节上。但是在供应链形成以后,特别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以后,这种竞争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环节上,而是把整个物流过程或者供应链过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成为竞争的主要焦点。特别是在加入WTO,企业应用物流信息化以后,物流竞争已从环节的竞争转到物流供应链的整个过程的竞争。如果不采取信息化,物流企业就没有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的提高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供应链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单一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物流竞争已经从原来关注物流设施水平转向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如果没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对顾客的响应能力的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大型物流企业可实现的全物流信息化是在已经初步形成的信息化技术基础和网络基础条件下,对企业所有管辖下的分支机构建设覆盖性的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一个以供应链服务为主线的全物流服务平台。要达到借助信息化物流平台使全物流各环节的无缝连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综合化、协同化物流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与国际物流市场的水平接轨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和集成,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协同作业能力。

物流信息平台将供应链的各个链条(如货主,车主,物流从业人员,物流企业等)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信息的平滑过渡和流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查询、客户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为采购商、生产商、运输公司、仓储公司、陆运公司、销售商等相关的公司或客户提供统一的介入平台,实现网上从订单开始的全程电子化工作流程。

物流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信息流动的加快、信息流动的及时准确,而信息的迅速流动直接关系到物流的工作流程的平衡。核心任务是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的共享,这是信息时代先进企业标准化的一个特点。

从总体上来看,我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一个阶段,即要用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需要依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及调配。通过信息平台优化物流流程,转而提升提升企业竞争力。使物流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使物流时间、空间范围更加扩展。


版权所有:桂ICP备2022004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