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物流集结网
栏目导航
标题 内容
新闻中心
身价超过马云,却遭遇股价暴跌,顺丰王卫距离首富真的还远…

【集结网导读】由于顺丰股价的疯涨,不断有惊悚的新闻标题露出说的,最多的就是:顺丰老板王卫将成为中国新首富 。其实,王卫距离首富真的还远...顺丰看似形势大好,其实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2017年3月)顺丰控股今日回调明显,截至收盘报价67.91元,跌幅2.99%,总市值2841亿元,与昨日收盘时的数据相比,顺丰控股的市值一天蒸发88亿元。

由于股价暴跌,王卫的身家也由此缩水,昨日早上才刚刚超过马云,如今又跌落下来重回第三,而王健林依然稳居第一。

王健林地位不保,王卫将成新首富?

想多了!顺丰王卫距离首富真的还远...

昨日,顺丰控股开盘即涨停,连续第5个交易日涨停,股价达到73.48元。按照目前股价,顺丰控股总市值达3074.17亿元,创始人兼总裁王卫身家高达1985亿元,超越马云排名第二。由于顺丰股价的疯涨,不断有惊悚的新闻标题露出说的,最多的就是:顺丰老板王卫将成为中国新首富...

但了解过顺丰股价高涨的真相后,就可以发现,顺丰的王卫距离首富其实真的还很远...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如曾表示:“由于目前大家一味推捧顺丰,所以现在的估值是虚高。”

据媒体报道,超高市值加上超低流通盘比例,顺丰股价疯涨已引起监管层关注。知情人士透露,交易所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顺丰控股的交易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借壳以来估值已涨5.76倍,专家称系炒作

2月23日,顺丰控股的前身鼎泰新材宣布,将从2月24日起更名为顺丰控股,这意味着顺丰正式登陆A股市场。

从2月23日起,这只代码为002352的股票便开启了“涨停模式”,从2月23日至昨日,顺丰已在过去的五个交易日内有4个收报于涨停。股价从2月22日收盘时的45.63元一路涨至昨日盘中最高的73.48元,涨幅超过60%。

顺丰老板兼第一大股东的身家也一路高升。据福布斯实时财富榜单的数据,王卫在2月28日的身家已经达到了26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老板马化腾。更有媒体在前日测算,顺丰只需再来两个涨停就可将王卫“快递”至首富的宝座。

东北证券的业内人士分析,顺丰的疯涨其实是由于炒作!

由于与顺丰控股的流通股比较少,导致游资只需要少量资金主力就能够拉动股价。根据数据,2月28日,顺丰控股的流通股为1.33亿股,而限售股为40.507亿股,流通股占总股数的3.283%。而近期游资的大举进攻就使得顺丰的估值极具飙升。

财经专栏作家肖磊也曾对股民们发出过警示,他表示:“此时介入这只股票,可能要付出非常高的机会成本,你需要等待这家公司用更明显的成长来承载现有的估值水平,这个对短期资金来说是一个挑战。”

现如今,游资开始撤退,而资本开始自我调试,顺丰估值正渐渐回落真实,王卫也就距离中国首富之位越来越远...

顺丰看似形势大好 实质竞争十分激烈

曾在服务上与“三通一达”等企业拉开距离的顺丰上市后看似形势大好,但其实起跑线与“三通一达”等国内几大主要的快递公司差距并不那么大。

在2月28日,中通、申通、韵达三家快递企业公布2016年财报:2016年度,顺丰净利润为41.80亿元,中通净利润21.65亿元,申通的预计归属净利润为13.5亿-14.5亿元,韵达净利润11.75亿元。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顺丰归属净利润总额是申通的3.3倍,是韵达的3.55倍,但从净利润率指标看,顺丰只有7.2%,而韵达是15.96%,申通是12.64%,中通是22.1%。

从盈利能力上看,顺丰略逊一筹:

因为“三通一达”一直采用的是加盟店方式,而顺丰一直是直营店,所以在管理与服务上顺丰都更胜一筹,但背后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

仅2016年上半年,顺丰各项成本、费用总和就占据营收的90%:

其中,外包费用高达80多亿、薪酬支出74.7亿、运输费用33.35亿、信息技术费用2.63亿、理赔成本1.74亿、连知识产权使用费都有1.72亿。

真可谓是用钱大户啊!所以虽然顺丰的客单价高出“三通一达”许多,但在盈利能力上还是较弱。而“三通一达”为虽在服务上差了些,可加盟店的方式却增加了活动性的同时节省了成本,使得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从包裹数据量来看,顺丰也略逊一筹:

2015年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3%、12.4%、14.7%、10.5%。而顺丰的市场份额仅为8.2%。

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表示,顺丰目前是以商务件为主,业务量方面低且成本较高。而“三通一达”则是在业务量上占据了上风。

随着未来电商的增长,包裹肯定不会减少,所以顺丰未来在电商市场上将会更不好过。

外部遭遇威胁 内部则面临瓶颈

面对着外部的激烈竞争,顺丰内部则遭遇瓶颈。

近年来,顺丰先后跨界电商、金融等板块,但成绩却都不尽如人意。

从成立开始,电商业务便频频换帅,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5年,顺丰电商业务销售收入不过9.63亿,仅为顺丰快递业务的2%,而亏损则达到了8.66亿。

金融业务则更惨,不仅成长缓慢,还遭到了顺丰自己人的吐槽:

顺丰除了推出合丰小贷、乐丰保理与顺诚融资租赁,还于2014年推出了购物、快递、理财等多合一的应用顺手付,准备从物流入口整合电商和金融,并连接线下端嘿客。

目前,这几个业务都处于推广阶段。甚至一位顺丰的区域高管还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实这几个业务在内部人士的使用率也不高。该区域高管坦言,“微信和支付宝都很方便,也不能强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顺丰做金融比较低调,从2011年获得支付牌照算起,已经有接近六年的发展史,但发展过程中并未有大力度的市场推广。顺丰金融是比较典型的产融结合的模式,各项业务基本都是围绕主业与自身场景来展开,而与自身场景关联不大的业务则通过合资来尝试,当然这样的节奏也注定顺丰的金融业务发展不会有多快,且规模跟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这样发力金融业务的公司相比会有不小差距。

更深层次的角度看,目前顺丰并没有像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一样把金融业务提高到与主业并驾齐驱的地位,快递物流业务才是公司立命之本,金融只是主业的辅助。这种思路值得称道,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业。不过这也决定了顺丰金融的发展速度不会很亮眼。

在顺丰上市后,王卫曾表示将不忘初心,坚持发展快递物流行业。如今,靠资本力量,王卫身价暴涨,希望他还能保持自己的那一颗初心。


版权所有:桂ICP备2022004263号